零点书屋

零点书屋 > 穿越小说 > 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> 《大唐之第一逍遥王》 第七百八十三章 孙老何不留下

《大唐之第一逍遥王》 第七百八十三章 孙老何不留下(第1页/共2页)

崔万纪干枯苍老的声音,在低沉中回响,虽语调轻缓,却眼底的精光随着这一言一语,却变得越发凌厉。

话,竟还未说完,犹在继续。

方踱三两步之间,只继续听来——

“武德五年,刘黑闼再叛,武德七年杜伏威亦叛,两者皆为李世民所平。”

“武德七年,辅公祐之败,天下无归地,李渊位奉极首,大唐气数正起!”

“同年,突厥举国而侵,李世民一军独退于幽州!”

随后,崔万纪目光慢慢凝下,声随气缓继续道之最后几句。

“武德九年,争储事发,玄武政变……仅一月之间,突厥逼变武功,南下渭水,二十万大军,仅临长安一步之遥……”

“新皇初立,内忧外患,李世民退之于突厥,断之于朝纲,甚容隐太子遗党!论之古而尧舜之起,除秦皇汉武,可谓文治武功皆少有为帝者可与比之。”

“直到如今,大唐三军北伐,突厥节节败退,气数…将尽……”

这从头到尾,如数家珍,一句一字,震慑人心。

这些,与其说是历史,更不如说是李家父子乃至李世民的赫然功绩。

每一段,都是当今世家的一个个警钟。

父子二人,沉吟良久。

李世民,绝不可否认其是一位雄才伟略,手段果决的皇帝,乃至能力,手段,心胸,气度等,皆在其父李渊之上。

而这几年的李世民,成也玄武之变,难也玄武之变。

他等世家,也深知对这位马上皇帝的忌惮。

也曾不止一次又一次暗做文章,毕竟,谁称帝来说,几家都不希望是这样一位有着雄才伟略,手段狠决的皇帝坐在这个位置上。

哪怕是李渊,氏族都只会微有忌惮,而无惧之。

但如今的李世民,已是天下之帝,皇权稳固,当年的玄武之变的影响,如今也在慢慢消除。

可以说,皇族与氏族最后的周旋,将无余地……

随后,崔万纪突然转而问之。

“如今这大唐,你觉,当今李氏二子,又能容我崔族几时?”

这时,崔允济凝眉,心中思量。

“如今,卢氏自求安稳,王氏主权于朝,郑氏与我崔氏多有亲近……自陇西李氏,背安皇族,高枕无忧……”

“不过……四族互通有无,声望之大,李氏皇帝不可能平认知无,恐大军回来之时,便也是李氏皇帝与我几族争明斗暗之时。”

崔允济说的,已算是滴水不漏。

恐怕事实,将比这口头三两句更加激烈。

对这个答案,崔万纪没有表态。

遂之眼神一变,低沉有力的说道……

“李氏皇帝不似往者,自有雄心壮志,自大唐立业,已容忍几族多年。如今,朝令虽不辞夕改,但物是休与人非,老夫断而,十年内,李氏皇帝便会——统权!”

一个国权的内政,是一个皇帝心头最大的禁忌。

如果说几年前氏族几家休戚与共,互通有无间让登基之初,还要考虑天下百姓的李世民捉襟见肘,容忍避让。

但如今之后,双方的天平,将从这突厥之战后,开始倾斜……

“所以,你以为你向牙同私卖私铁这等乱名乱义之事,族中族老无一人而知?”

崔允济目光一闪:“莫非,是父亲……?”

他自觉掌权崔氏以来,在全力掌控崔族内外,自觉滴水不漏。

但如今看来,不过笑话而已……

原来父亲大人,才是背后那推波助澜之人。

“且记,天下之势,皇族氏族之势,且取之乱,不可……取之安平,甚而……”

崔万纪话音一顿,身形一转。

那干枯却如鹰隼般的老眼看了一眼崔允济,淡淡留下了最后末尾之言。

“甚而……吾取之而为势也!”

说罢,那苍老的身影,一步步佝偻蹒跚的走去。<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-->> 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(第1页/共2页)